危險的試探

危險的試探
   在聖經的馬太福音第四章記載著 ﹕「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,受魔鬼的試探。他禁食四十晝夜,後來就餓了。那試探人的進前來, 對他說:"你若是神的兒子,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。"耶穌卻回答說:"經上記着說:人活着,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。"魔鬼就帶他進 了聖城,叫他站在殿頂(頂原文是翅)上,對他說:"你若是神的兒子,可以跳下去,因為經上記着說:'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,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 上。'"耶穌對他說:"經上又記着說:'不可試探主你的神。'"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,將世上的萬國和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,對他說:"你若俯伏拜 我,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。"耶穌說:"撒但(撒但就是抵擋的意思,乃魔鬼的別名),退去吧!因為經上記着說:'當拜主你的神,單要事奉他。'"於是,魔 鬼離了耶穌,有天使來伺候他。」(馬太:1-11
  耶穌在曠野四十天並受魔鬼試探,耶穌所受的試探是危險的試探。更直接來說,耶穌代表律法,先知,並代替以色列人與外邦人受魔鬼試探,更說明了一個極重要的真理──所有的試探都是危險的。
  有個故事說道,曾經屠夫買了一擔肉,在回家路上,忽然發現一隻野狼遠遠地跟在後頭,嘴裏流出口水,似乎想要吃肉的樣子。因為已經是晚上,屠夫擔心野狼來咬,遂拿出屠刀來嚇嚇牠,狼立即退後幾步,等屠夫繼續走,狼又跟上來,而且越跟越近…
  屠夫心想,狼不過想吃肉,不如暫且把肉掛在樹上,明天再來取回。於是迅速把肉拿出來,連鉤一起掛在樹上。等狼追上來,屠夫就提起籃子,表示裏面是空的,狼才沒有再追來。屠夫連忙三步併做兩步地跑回家。
  第二天一清早,屠夫到昨晚掛肉的地方取肉。到了那棵樹下,抬頭一看,樹上掛着的,不是肉,而是一隻野狼。原來狼把肉吃了,鉤子卻扎住了牠的頸部,就像被釣魚鉤鉤住一樣。
  試探背後往往隱藏着兇惡。德國詩人歌德(Goethe, 1749-1832),在他的名著浮士德(Faust)中描繪,即使學問高如浮士德,也不能避免試探,害得瑪格麗特誤殺自己母親,連來興師問罪的哥哥也被浮士德所殺;最後瑪格麗特竟然殺了自己的小孩!在入獄前,厭倦了試探及罪惡的她 懺悔說:"我罪太深,只能靜候審判"。
  因着試探的引誘,人們可以六親不認。名作家雨果(Victor Hugo, 1802-1885)放縱自己的感情,搶走兒子的女朋友;楊貴妃原是許配給唐明皇的兒子,但卻被好色的皇帝看上,竟然和左右大臣想出將她明送廟寺為尼姑的騙局,暗地裏卻是擁她入自己懷抱,因而引發唐朝的內憂外患… 。原來,有血有肉的人都會面臨情關與試探,沒有人例外,就是聖經中偉大的人物如參孫,大衛,所羅門,不也都陷入危險的試探中?說穿了,這都是因為人類的祖 先夏娃屈服於危險的試探後,必然有的結果。
  撒但當年如何引誘夏娃,使人神分離,人與人互相控告與殘殺,也照樣在末世引誘着人類走進危險的試探裏。道成了肉身的耶 穌,自然也是牠試探的對象。其實,在受洗之後的耶穌,若在魔鬼的試探中跌倒,就不可能在地上祈禱傳道,更不可能上十字架完成救贖的偉大事奉,人類也就沒有 得救的盼望;因為啟示錄的作者清楚表明,除了基督外,沒有人配得打開末世書卷。(啟五:4-5
  原來,耶穌所受的試探是人類最危險的試探,難怪馬可描繪耶穌受試探時,用"與野獸同在一處"來形容試探的險惡(馬可113)。從魔鬼如何引誘耶穌,及耶穌如何勝過試探,我們能學習認識試探的本質與得勝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