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醫治能力的影子

有醫治能力的影子

有一天,有一位神學生興沖沖地跑來找他的院長,想要告訴他,剛才他從書上讀到的一篇談論到 何謂聖徒的文章。並且,他讀給院長聽其中他最感到同意的一段文章內容﹕

「關於這些聖徒,最明顯的事情就是他們將對神的渴望轉為對人們的關懷 — 醫治生病和患麻瘋病的人、餵飽貧窮和有需要的人、盡可能地傳講神的話,以及提供教育給未受教育的人。因為他們專注在神的身上,所以他們也全心專注在祂的創造。這些聖徒是一群快樂的實行家。現在有許多著作探討自我接納,而這些聖徒的禱告不僅承認自己是罪人,更知道神按他們的本相接納他們。他們真誠地站立在神的面前,深信成長和成功是來自那位在他們背後的神,因此他們的生命洋溢喜樂。德蕾莎修女曾寫過,她相信喜樂如善行一樣,是神聖的。」

   當這位學生念完這一段文章之後,學生間院長說:「你認為,怎樣才算得上是聖徒呢?」。 為了回答這個學生的問題,院長說了一個故事 ﹕

   話說從前有一個人,他非常敬虔,神真是因為看到他的敬虔而歡喜。但是,雖然他是那麼的神聖,卻絲毫不以為自己是神聖的。他只是做他例行的工作,不自覺地散播恩慈,像花朵散發芬芳、像路燈散發亮光一樣。

   他的神聖在於他能忘記每一個人的過去,看他們就如他們現在的樣子,而且他看每一個人,是超越他們的表相,看見他們的內心,在那裡,他們是天真、毫無瑕疵的,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因此,他愛每一個所遇見的人,並且原諒他們 — 他不認為這有什麼特別的,因為他一向以來就是這樣對待人的。

   有一天,神派了一個天使來告訴他:「上帝派我來找你。你可以求任何事,求就給你。你想要擁有醫病的恩賜嗎?

他說:「不,我寧願上帝自己行醫治之能。」

天使接著說﹕「你想要領罪人進入救恩之道嗎?

「不。」他說:「改變人心的不是我,這是上帝的工作。」

天使又問說﹕「你想要成為道德模範,吸引人們來效法你嗎?

「不。」聖徒說:「那只會使我成為注目的焦點。」

「那麼,你想要什麼呢?」天使問道。

「上帝的恩典。」這人回答:「有了這個,我就擁有一切我所渴望的。」

「不,你必須求個神蹟。」天使說:「不然,就會有一個強加在你身上。」

「那麼,就求這個吧 : 讓善行透過我成就美事,我卻毫不知情。」

   於是,事情就這麼決定了:當影子落在這位聖人的背後時,醫治的能力就來了。所以,他的影子所落之處 — 當他背向它時 — 生病的人就得醫治,土地就變肥沃,泉水源源不絕,愁容滿面的人變為容光煥發。

   但是這位聖徒卻不曉得,因為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影子上,以致他們根本忘了這個人。就這樣,他的願望都實現了:善行透過他完成,而他被人遺忘。
那麼,何謂聖徒?聖徒是充滿恩典、隱而可見的人。

也許我們對於聖徒這個題目談得不多。但是在真實的基督教敬虔裡,的確保有聖徒的教訓。事實上,信徒中的確有不少;他們的生命明顯地見證基督的熱情和得勝。這些人雖然不一定是道德的典範,但他們卻是耶穌基督、全然聖潔者的記號和見證人。在他們未察覺自己神聖的同時,他們卻深刻地意識到,上帝在他們裡面工作,透過他們,引導其他人歸向基督。他們深知,雖然他們未能活出上帝的期望,上帝卻未曾使他們失望。他們是強而有力的見證人,見證神的子民可以活出神聖滿足的真實。

今日,當世界上的教會普遍都在積極尋求有影響力的、有吸引力的領袖或者是期盼頗具名望、成就斐然的教會牧者、領袖來點燃或翻轉目前教會的狀態或是形勢時,再且我們的神學教育正極力培訓專業領袖,使他們可以有效地運用社會科學的工具來治理教會時,恐怕,我們更加需要的是教會本身有那些滿有恩典、隱而可見的聖徒,作為耶穌基督的記號和見證人,相信這種需要比以往的時代更加顯得重要。

你是那影子有能力的聖徒嗎?

危險的試探

危險的試探
   在聖經的馬太福音第四章記載著 ﹕「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,受魔鬼的試探。他禁食四十晝夜,後來就餓了。那試探人的進前來, 對他說:"你若是神的兒子,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。"耶穌卻回答說:"經上記着說:人活着,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。"魔鬼就帶他進 了聖城,叫他站在殿頂(頂原文是翅)上,對他說:"你若是神的兒子,可以跳下去,因為經上記着說:'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,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 上。'"耶穌對他說:"經上又記着說:'不可試探主你的神。'"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,將世上的萬國和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,對他說:"你若俯伏拜 我,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。"耶穌說:"撒但(撒但就是抵擋的意思,乃魔鬼的別名),退去吧!因為經上記着說:'當拜主你的神,單要事奉他。'"於是,魔 鬼離了耶穌,有天使來伺候他。」(馬太:1-11
  耶穌在曠野四十天並受魔鬼試探,耶穌所受的試探是危險的試探。更直接來說,耶穌代表律法,先知,並代替以色列人與外邦人受魔鬼試探,更說明了一個極重要的真理──所有的試探都是危險的。
  有個故事說道,曾經屠夫買了一擔肉,在回家路上,忽然發現一隻野狼遠遠地跟在後頭,嘴裏流出口水,似乎想要吃肉的樣子。因為已經是晚上,屠夫擔心野狼來咬,遂拿出屠刀來嚇嚇牠,狼立即退後幾步,等屠夫繼續走,狼又跟上來,而且越跟越近…
  屠夫心想,狼不過想吃肉,不如暫且把肉掛在樹上,明天再來取回。於是迅速把肉拿出來,連鉤一起掛在樹上。等狼追上來,屠夫就提起籃子,表示裏面是空的,狼才沒有再追來。屠夫連忙三步併做兩步地跑回家。
  第二天一清早,屠夫到昨晚掛肉的地方取肉。到了那棵樹下,抬頭一看,樹上掛着的,不是肉,而是一隻野狼。原來狼把肉吃了,鉤子卻扎住了牠的頸部,就像被釣魚鉤鉤住一樣。
  試探背後往往隱藏着兇惡。德國詩人歌德(Goethe, 1749-1832),在他的名著浮士德(Faust)中描繪,即使學問高如浮士德,也不能避免試探,害得瑪格麗特誤殺自己母親,連來興師問罪的哥哥也被浮士德所殺;最後瑪格麗特竟然殺了自己的小孩!在入獄前,厭倦了試探及罪惡的她 懺悔說:"我罪太深,只能靜候審判"。
  因着試探的引誘,人們可以六親不認。名作家雨果(Victor Hugo, 1802-1885)放縱自己的感情,搶走兒子的女朋友;楊貴妃原是許配給唐明皇的兒子,但卻被好色的皇帝看上,竟然和左右大臣想出將她明送廟寺為尼姑的騙局,暗地裏卻是擁她入自己懷抱,因而引發唐朝的內憂外患… 。原來,有血有肉的人都會面臨情關與試探,沒有人例外,就是聖經中偉大的人物如參孫,大衛,所羅門,不也都陷入危險的試探中?說穿了,這都是因為人類的祖 先夏娃屈服於危險的試探後,必然有的結果。
  撒但當年如何引誘夏娃,使人神分離,人與人互相控告與殘殺,也照樣在末世引誘着人類走進危險的試探裏。道成了肉身的耶 穌,自然也是牠試探的對象。其實,在受洗之後的耶穌,若在魔鬼的試探中跌倒,就不可能在地上祈禱傳道,更不可能上十字架完成救贖的偉大事奉,人類也就沒有 得救的盼望;因為啟示錄的作者清楚表明,除了基督外,沒有人配得打開末世書卷。(啟五:4-5
  原來,耶穌所受的試探是人類最危險的試探,難怪馬可描繪耶穌受試探時,用"與野獸同在一處"來形容試探的險惡(馬可113)。從魔鬼如何引誘耶穌,及耶穌如何勝過試探,我們能學習認識試探的本質與得勝之道。

向兒童學習謙卑

 向兒童學習謙卑
   
新約聖經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﹕ 「當時,門徒進前來,問耶穌說:天國裏誰是最大的?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,使他站在他們當中,說,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小孩子的樣式,斷不得進天國。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,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。」(馬太福音181-4

  謙卑,是一種非常好的處世態度;但這種態度必須出於誠懇的內心。否則,反而只會彰顯人的虛偽,而適得其反。以羅馬教宗每年一度為信徒濯足的儀式為例,如果是為記念耶穌為門徒洗腳,未嘗不可;但若以此動作表示教宗自己的謙卑,則有待商確“了。
  所謂謙卑,首先是要不矯飾,不誇張,以本來的面目行事。謙卑,當然不能自高,但也不必過度自卑,而是要行之恰如其分:還自己以本來面目,忠實扮演好自己應任的角色,如此而已。
  耶穌基督曾經說:「我心裏柔和謙卑」(馬太福音1129)。柔和是謙卑的先決條件。一個人若心中剛愎,便只有傲慢,哪來謙卑?而一個心中充滿傲慢的人,也享受不到安息。  
    謙卑首重真誠,如心中沒有柔和的本質,只有外表裝出的樣子,那是假謙卑。 謙卑是信心的落實,是真正悔改的心態。謙卑是找到自己應有的定位,並非將自我無限貶抑,將自己置於神恩之外。聖經上記載有一位稅吏捶着胸說:神啊,開恩可憐我這個 罪人(路加福音1813),他就是一個了真正謙卑的人。
  人們常常喜歡要鶴立雞群,出類拔萃,出人頭地;更要人定勝天,這種心態,就算是對信徒來說,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;連主的門徒也不會不慎落入這種軟弱中,要爭論誰為 大(路加福音2224-27)。耶穌便告訴他們:你們裏頭為大的,倒要像年幼的,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
    當門徒向耶穌提問,天國裏誰是最大的,耶穌便為他們找來了一個活教材。耶穌找了一個小孩來站在他們當中說,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小孩子的樣式,斷不得進天國。所以凡自己謙卑像小孩子的,他在天國裏,就是最大的。(馬太福音181-4
  
    兒童與成人在各方面都有判然的差別,小孩天真無邪,不拐彎抹角用機心,不求功利,也不分貴賤,貧富,智愚,尊卑,族裔等等考 量。這些都是神在初造人時所賦予人的特質;但經過成長,城府漸深,天良盡失。所以基督便帶一個孩童向他們施行教育。
    主耶穌在這裏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,就是在天國裏的價值觀,與世界上人的剛剛相反;世人認為最大的,在天國裏卻是最小的。世人所忽視的,正是天國裏必須具備的。
  主耶穌說:「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,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。」。 中國對於兒童之能反璞歸真,也有類似的見解,老子曾說: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?(道德經第十 章)意謂:任自然之氣,致至柔之和,能若嬰兒之無所欲,則物全而性得矣。
    嬰兒並不懂何為謙卑,但卻自然謙卑。這不是做出來的,或刻意裝扮出來的,而是自然的流露。行所當行,恰如其分,不亢不卑,一片童心,即為謙卑。
  彼得在晚年最能體會謙卑之道。他為門徒留下了至理名言:  

「要以謙卑束腰,彼此順服。
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。」
(彼得前書55